职场人士,最害怕的是什么?莫过于不少企业在招聘与自己工作中,不诚信,制作种种骗局,防不胜防。
很多行业,尤其是创意类工作,设计,文案,编剧,后期剪辑,程序员,在考核笔试时候,都需要面试者提供作品,
企业作为考核方,为了考核面试者,会要求在现场笔试,并提供相关作品。但若是遇到面试考核,是为此公司服务,并且这个公司,这个岗位常年招聘,就需要慎重了。这很可能就是这家企业以招聘为幌子,来免费征集作品。
这里讨生活君举个例子。小刘是一名平面设计师,最近去面试了一家公司,这家企业的笔试是要求小刘在现场做一个logo,作为职业设计师,小刘的logo设计很成熟,企业方给小刘的承诺是,在一个星期内回复,如果没有回复,就是没有聘用。但一个星期之后,小刘发现,自己根本就没有得到回复。
心灰意冷的小刘继续找工作。却意外在此公司的官网上发现,自己设计的那个logo,被此公司作为自己的公司logo。小刘才发现,自己被骗了。
这个案例并不鲜见,很多企业,并不是特别需要特别招聘一个岗位,却常年设立这样一个招聘岗位,并且常年让应聘者前去考核,考核时,更以自己企业为蓝本,都是防不胜防的事情。
反之,如果笔试时候,是要求提供作品,并且只是简单的做一定的基础考核,不涉及到应聘企业方内容,按照企业方要求的,则可优先考虑是真实有效的。
遇到这种涉及到个人作品和项目方案的,需要主动与企业方拟定协议,要求企业方签字证明。留存自己一份劳动成果。
这里,有人就会质疑,不会吧?企业方没必要这样做啊。毕竟常年把自己的招聘信息挂到招聘网上,也是要花钱。如果有这种作品需求,但不需要专职,找个兼职外包就够了。
讨生活君告诉你这样一个真相:企业方,即便没有招聘需求,也把招聘岗位挂在招聘网上,一种原因是为自己的公司做推广宣传,另一方面,则是获取更多客户资料。毕竟招聘网站的简历投递,是真实而确切的客户信息。如果设立的岗位足够多,获取的客户信息自然越精准,越多。这个获取客户信息的成本自然比大范围的去做业务,跑业务要有效果.
陷阱启示:常年招聘的岗位有九成是没有诚信的招聘,笔试时,需要为企业方做作品的,请警惕,以招聘为幌子,来征集免费作品和项目。
职场人士,最害怕的莫过于试用期陷阱,很多公司以未过试用期为理由,同时招聘新员工,在新员工上岗之后,辞退前一任试用期员工,每一任新员工,都是拿着微薄的收入,未过试用期,自己走人,或者是被辞退。
这种员工更换频繁的企业并不鲜见,对于部分企业方而言,这其实是一种大量省成本的做法。每个员工都只是在试用期内,拿微薄收入,对公司而言,无疑是花小成本,但是完成了足够理想的工作业务。
讨生活君认为你需要这样做:进入一家新企业之后,就有必要了解这家企业,自己这个岗位之前员工更换频率,如果说,这个岗位更换频率过高,就需要高度警惕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这家企业不是长居之地。应该迅速选择离开。
没有一个企业,是会大幅度的更换员工,大幅度更换员工,不管是员工主动离职,还是被动离职,至少说明了这个岗位不够理想,才造成了大量更换员工。
很多职场人士,在与雇佣方拟定薪酬时候,会发现,最终到手薪资与自己当初合约,或者口头协议不相符。这就是很直接的薪酬陷阱。很多小公司,小企业老板,嘴上许诺,但事后变卦,不算数,却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。
讨生活君认为,除去需要正式拟定书面协议,作为证据之外,更关键的还是这个企业老板本人的人品,这需要你在工作中,多加观察,打量,尤其是老板处理一些财产问题时候的方式,你也需要多多了解,多多关注。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这个老板本人的人品和金钱观,这其实是可以你自己判断的。在这个基础上,假如发现企业老板人品有极大问题,赶紧离职,并且,按照拟定书面协议,来结算工资。
陷阱启示: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,造成薪酬陷阱,是企业方老板人品问题,若遇到人品有问题的老板,请保持距离。此外,一定要拟定书面协议。
很多职场人士,尤其是刚刚走入社会的毕业生,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福利陷阱,和薪酬陷阱相似的是,有部分企业方出尔反尔,没有兑现足够的福利,但是,作为应聘者,由于在此公司已经工作一段时间,所以,没有立刻辞职的打算。
小杨最近在一家外贸公司上班,做外贸,作为一家刚刚起步的公司,此公司承诺给小杨的是,三个月转正之后,提供住宿。为此,小杨辛苦卖力工作。但是,三个月过去了,小杨没有收获企业来提供的福利房。公司给出的解释是,员工数增多,福利房不够。若需要福利房,需要每个员工再额外付400的房补,然后公司再另外
租一套房,提供给剩余员工。小杨才发现,这个福利房和自己的房租没有本质区别。
和小杨类似的,有很多公司对应聘者做出承诺,试用期满之后,提供各种福利。但是期限满之后,又变卦,或者是对福利打折扣。
这就要求,求职者在找工作时候,务必清醒冷静,多方观察。这个房补,餐补,或者公交补助,是需要试用期过后,才能够享用的,有极大的可能是,这是一个“甜蜜的谎言”。
很多职场人士,都面临过这样的许诺,老板为了让自己更卖力的为自己工作,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,许诺让这个员工做老总,公司领导。以此来激烈员工的积极性。
但这个升迁却是空头支票,遥遥无期,尤其是家族成员众多的私企,由于家族成员众多,想要有进一步的升职,很艰难。
这里,讨生活君也举一个例子。小李是一个企业助理人员,领导最近让她兼任公司的业务工作。并向她许诺,如果做得好,半年后,就把她调到北京总部,成为总部老总秘书,小李为此很卖力,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,加班频率也慢慢变得高。但是半年之后,自己并没有调到北京,工作任务却只多不少。
和福利陷阱,薪酬陷阱相似的是,这同样是老板许诺的一张空头支票。没有兑现的可能性。只是老板为了更进一步期望员工为自己服务,所开出的空头支票。
这同样需要职场人士保持清醒,这也极大可能是”甜蜜的谎言”,不必当真。得知是幸运,不得,也不必在意。
亲们,现在明白了,化解职场陷阱的关键,还是清醒冷静,无论是求职,还是工作中,都保持一颗冷静清醒的心理,多方观察老板人品,方可防止自己被骗。
“讨生活”平台秀出自己,让工作和机会来找你,在社会上讨取一份属于自身个人的好生活。